1、补充水分
秋季比较干燥,补水必不可少。成年人每天应适当多喝水,才能保证肺和呼吸道的润滑。
入秋后会经常觉得口渴,光喝白开水,不能抵御秋燥,可以“朝盐水,晚蜜汤”。即白天喝点盐水,晚上喝点蜜水。盐有清热、凉血、解毒的作用,清晨起床后空腹喝一杯淡盐水,降火益肾,改善肠胃的消化吸收。蜂蜜有补中、润燥、止痛、解毒的作用。每天睡觉之前取蜂蜜10-20毫升,用温开水调服,不仅可以健脾和胃、补益气血,还有镇静、安神、除烦的作用。
2、注意保暖
降温后,一早一晚天冷风大,很容易感冒,腹部也很容易受寒。尤其是脾胃虚寒的女性,降温后应该多穿点,尤其是把腰腹部包得严实点。
3、预防秋燥
秋季多吃一些清润、温润为主的食物,如芝麻、核桃、糯米、银耳等。还可适当多吃些辛味、酸味、甘润或具有降肺气功效的果蔬,特别是白萝卜、胡萝卜。
4、洗澡时间不要太长
秋季洗澡的时间不要太长,这样会洗掉皮肤表层的油脂,失去保护层,容易让皮肤干燥瘙痒。很多人很喜欢热水澡,但水温过高也会破坏皮肤表面的油脂,让毛细血管扩张,加剧皮肤的干燥。
5、多睡一小时
中医认为,秋冬为阴令,秋时阴收,冬时阴藏。故秋三月,早卧早起,与鸡俱兴,养收之道也;冬三月,早卧晚起,必待日光,养藏之道也。秋冬之季养生应注重睡眠,“秋季早卧早起”是此时主要的睡眠养生之道。
6、多运动防秋乏
一周进行两到三次高强度锻炼,并加入瑜伽、健走或负重训练等强度较低的项目。即使在不疲劳的时候,有意识地伸几个懒腰,也会觉得舒适。
7、补充维生素
降温容易感冒,而维生素在人体免疫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,在感冒流行的季节,可补充服用维生素C片剂,也可以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和水果,例如猕猴桃、橙子。为使呼吸道黏膜经常保持湿润,还要补充维生素A,最佳来源是茴香、胡萝卜和甘蓝。此外,经常吃一小撮核桃仁或葵瓜子,它们富含维生素E。